出版社:新雨  
作者:西村京太郎
導讀:林斯諺

圈套與反圈套/林斯諺

 

  這本《外房線60秒的圈套》是西村京太郎筆下十津川警部的長篇探案,故事描述青年井口勳在女友遭謀殺之後便一直單身,某日於風景區邂逅了一名神似女友的女子,一日的交往之後,便再無聯絡,沒想到兩天後,井口被當成殺人嫌犯被警察盤問,他才赫然得知該名女子被殺害,種種證據都指向兇手是他。井口勳果真是兇手?或是被人設計?這件命案與其女友被殺害事件又有什麼關聯?以這樣懸疑的開場,鋪陳出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。

  西村京太郎的十津川系列常可見幾個明顯的特色,而這幾個特色,在本書中皆有明顯的展現。礙於篇幅所限,簡單討論其中兩項。首先是關於真相披露的方式。在所謂的古典或本格推理小說中,拆穿真相者常是所謂超人式的神探,其智力異於常人,對於案件的真相,神探的解讀有一種權威性,是不容再質疑的。這種權威性解讀的展現,常常是於故事末藉由神探之口說出自己的推理,然後解決案件。其推理通常具有一定說服力,但偵探的諸多假設以及臆測,常會理所當然地成為預設的前提,對於挑剔的讀者而言,有再挑戰的空間,因此無法接受這種一廂情願的推理。而以實際的偵查工作而言,也不可能有任何調查人員能像福爾摩斯或白羅一樣,一摸就中,通常是經過多人合力進行繁瑣的調查、處處碰壁之後,才有可能得到新線索,再根據新線索去審視案情,尋找新突破。也因此,這種符合實際偵查過程的方式,反而更接近「抽絲剝繭」的涵義。十津川系列並不在故事結尾才由偵探一口氣道出真相(這個真相包括許多偵探個人的臆測,強制性使其為真),而是隨著故事的進行,配合警察的搜索,一點一滴地拼湊出案件的全貌。隨著警察發現新的線索,慢慢揭露出背後的真相。這裡面沒有太多一廂情願的推理,因為實際的辦案講求證據,不是偵探說了就算。以真相披露方式而言,可以說有著以下的模式:調查→觸礁或者發現新線索→從新的角度切入案情→發現部分事實→再調查。超人式偵探的模式可能就會是:調查→發現線索→解讀所有事實。

  第二個特色是反圈套的設計,這也正是本書的核心。若以本作來看,所謂的反圈套是偵探的一方對於犯人所設下的陷阱。一般的推理小說通常只有犯人對偵探設下的陷阱,犯人為了隱藏犯罪事實或者誤導偵查,使用了犯罪詭計,這可視為一種圈套,大多推理小說的重點就是在於破解這種圈套。但某些作品中,偵探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,為了引誘真兇露出馬腳,便會設計反圈套,讓兇手中計。仔細審視,在古典推理小說中,反圈套的設計並不是很必要,因為如前所述,神探的推理是具有強制性的(在一定程度的說服力之下),這使得古典推理甚至可以在沒有實質證據而只有理論推測的情況下,就讓故事結束。但以警察為主角的推理小說,則無法如此,因為實際的辦案,勢必得找出實質證據,才能將真兇定罪。然而在很多時候,警方因為種種狀況證據鎖定了兇嫌,但沒有直接證據,便會設下「反圈套」來誘使真兇露出馬腳,這是警察小說一個很自然的傾向。

再深入探究,反圈套的概念有三個層面。第一點即上述所說的實際層面,擇定了警察為主體的推理小說,為了因應實際,自然而然會出現「請君入甕」的描寫。第二點,對讀者來說,反圈套增加了作品的精彩度,對作者來說,增加了創作的困難度。作者不但要設計犯人對偵探施加的圈套,還得反過來設計偵探對犯人施加的圈套;設計前者就已經很吃力(這也是一般人認為推理小說很難寫的最大原因),遑論還要設計後者。事實上,作者大可設計成警方找到直接證據,便將兇手定罪,而不需要設計成「明明知道兇手是誰,卻苦無證據」這種自找麻煩的情況,作者還得多費篇章去描述警方如何突破這個困境。為何作者要自找麻煩呢?無非是為了增加作品的精彩度,這是創作者對自己的要求與挑戰,對自己作品認真的看待。於此,我們多少可以看出作者對於寫作的熱情以及執著,這是很令人動容的。第三點,反圈套的設計加強了推理小說的「鬥智」成分。推理小說自古以來就是一種鬥智遊戲,尤其是本格推理作品,更是鬥智的極致,甚至有人極端地主張,推理小說可以化約成一道數學題目。作品中增加了反圈套的設計,更是讓「鬥」的意義有更貼切的展現。

  最後談談本作中的反圈套設計。誠如書名的提示,這是一個關於時間的圈套,故事開宗明義便要讀者去思考,六十秒可以做什麼事?一分鐘聽起來很短,但實際上,一分鐘可以做的事情很多。時間這個概念,在推理小說裡的犯罪詭計扮演很重要的角色,許多驚人的設計都需要精準的時間計算。約翰‧迪克森‧卡爾在《三口棺材》中藉著基甸‧菲爾博士之口表達了相同的想法,菲爾博士認為三十秒可以完成許多事情,巧妙的犯罪,三十秒就可以完成。至於本作六十秒的圈套,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圈套呢?請讀者們一起跟著十津川警部與兇手鬥智,自然可以知曉答案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eoelle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